Home

 

歷奇為本輔導的發展  香港經驗的反思

劉有權

李德誠

歷奇為本輔導工作者

突破少年綜合服務隊 高級輔導員

引言

歷奇為本的輔導工作(Adventure Base Counseling)是透過野外及歷奇活動,小組輔導及體驗學習去協助青少年的成長,建立自信及提高溝通的技巧,從而提昇個人自我概念(Self Concept)。「歷奇為本輔導」這個名稱起源於美國的歷奇計劃(Project Adventure),為一些學習有困難,被動及害羞的學生進行歷奇為本的輔導,協助他們融入學校生活及主動與其他同學相處。 

歷奇為本輔導在香港的發展

香港早期以野外活動或歷奇活動為主的青少年服務機構,主要有一些青少年制服團體,如男童軍、女童軍、民安隊少年團、基督少年軍、義勇軍少年團、海事少年團、航空青年軍和紅十字會少年團等;而非制服團體則有野谷、海谷、突破機構、愛丁堡獎勵計劃及青少年中心所舉辦的野外活動訓練班。但以上各機構所進行的野外活動,均以提供健康活動為主要目標,而較少深入處理個別成員的成長問題。

早期較有計劃和系統地利用歷奇及野外活動去協助個人成長的機構,可算是香港外展訓練學校。在該校第二任校長的大力推動下,外展訓練課程除了有野外及體能訓練外,加入很多自信心訓練、溝通遊戲、團隊合作精神訓練和個人突破的戶外活動。九零年初有一些愛好野外活動的教育工作者、社工及青年輔導員,開始察覺到利用野外活動去輔導青少年的成長會有明顯的效用,且能加深青少年間彼此的了解和互信。他們開始嘗試把野外活動、歷奇教育、結合體驗教育和小組輔導技巧,去協助學業和行為上有偏差的中學生,參與此類試驗計劃的社工及老師都認為透過歷奇為本輔導活動,可以很快地建立自我價值,改值善溝通技巧;並且透過小組內的互動和一起面對危機,他們可以學習到互相關懷及尊重對方。九二至九六年間所舉辦的試驗計劃繼有突破機構的「中學生綜合訓練計劃」──獵鹿者和飛鷹計劃;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樂華中心的「連山區之旅」;YMCA散石灣青年營的「中學生歷奇訓練營」和伊斯蘭英文中學的「青年領袖歷奇訓練計劃」等。

九五年初,一些社會工作者和教師在參加一個攀登教練班期間,在分享教學心得時,發現大家都或多或少地正利用攀登活動及其他歷奇活動去進行青少年成長輔導。當時筆者向他們介紹一些以歷奇為本輔導的書籍及資料,並指出在美國已經有一些組織以歷奇活動,為邊緣青少年、吸毒者、監守行為的青少年罪犯和有問題的家庭進行輔導工作;他們並稱自己為「歷奇輔導員」或「歷奇治療師」。攀登教練訓練班完畢後,部份成員還保持聯絡,並交流有關歷奇為本輔導的資料和經驗。與此同時,突破機構成立基督信仰歷奇為本輔導義工小組(Christian 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 Group),定期召開分享會,交流心得,探討理念和實踐。

今年七月一日至八日,突破的李德誠先生和李耀輝先生參加了在澳洲柏斯舉行的第一屆國際歷奇治療會議,該次會議的參加者是來自世界各地從事歷奇活動的人士,包括有社會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心理治療師、大學教授、歷奇活動教練及旅遊公司代表等。二人回港後召開了一次分享聚會,向與會者介紹世界各地歷奇治療的動向和新發展,指出國外的輔導員已進行深入研究歷奇治療的方法及技巧,近期並朝向著重個人在野外的體驗和心靈重整研究之趨勢。自該次分享會後有十多位熱心人士自發地組成一個「歷奇為本輔導探索小組」把歷奇為本輔導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折和研究。

現時歷奇為本輔導的機構及工作

自九零年代,開始引入歷奇為本輔導模式進行輔導工作的機構:突破機構、基督女青年會的樂華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及散石灣青年營、小童群益會的秀茂坪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石蔭東青少年中心、海怡青少年中心及慈樂青少年中心、伊斯蘭英文中學和一些福音戒毒中心等。他們在進行歷奇為本輔導的工作時,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其一是以歷奇活動設施為核心的輔導工作。例如基督教女青年會散石灣青年營,該營地設有專門為歷奇為本輔導而設的高級繩網陣、人工攀石牆、團隊會作精神訓練設備、獨木舟和木筏製作等。其二是透過野外體驗為主的輔導工作,主要利用大自然環境為體驗場所;活動形式以遠足、野營、定向、攀澗、獨處、海上旅程等為主。大部份的青少年中心和外展服務隊均喜歡採用這個模式。

推行歷奇為本輔導時所遇到的限制

推行時間尚淺、沒有聯繄組織

 

歷奇為本輔導在本港只推行不足五年,很多工作乃各自進行,缺乏聯繄和交流。而歷奇為本輔導的理念甚為淺薄,只靠工作人員自己過往在野外及歷奇活動中得到的體驗來進行輔導工作,較難有深化的發展。

場地設施不足

現時青年營舍的設計大多以提供康樂活動為主,專為歷奇為本而設的歷奇活動設備,如人工岩牆、高低繩網陣、團隊合作訓練設備、障礙挑戰陣只是寥寥可數。

財力和人力資源欠缺

政府有關部門如社會福利署、教育署和志願服務機構,在財力和人力方面均沒有直接資助這類輔導工作,只透過申請一些青少年康樂活動基金去進行短期性的試驗計劃,或由參加者負責全部活動費用,對歷奇為本輔導的發展和研究有很大的限制。

文章、書籍等資料不足

有關歷奇為本輔導的活動技巧、理論和書籍等資料,均很難在本港找到,只能透過部份人士向外國訂購及在近期的分享會中才可以接觸得到。

培訓不足

在人才培訓方面,現時本港各大專院校均沒有設立戶外教育(Outdoor Education)的專門學科,在大學的社工課程內也沒有歷奇為本輔導工作的介紹和選修課程。

硬件(Hard Skill)、軟件(Soft Skill)配合有困難

一個理想的歷奇為本輔導工作員應具備有硬件──野外及歷奇活動帶領技巧和軟件──青少年輔導和技巧的專業知識,但同時具備以上兩項知識的人並不多,大多數社工們都會邀請一些野外及歷奇活動的教練一同合作,推行歷奇為本輔導的活動;而有硬件的教練大多數沒有青少年成長及輔導的知識,在進行歷奇為本輔導的活動時,往往有不協調、難度過、高減低效益,甚致產生不良效果等問題。

未來展望

歷奇為本輔導近年的興起,正好反映出傳統教育制度很多不足之處,未能完全滿足青少年的需要,尤以一些在學業上和行上有偏差的青少年為甚。我們應該提供多元化的另類教育去協助他們成長,歷奇為本輔導及歷奇教育正適合這類人士。

目前歷奇為本輔導的培訓工作可朝兩方面發展.其一是為社工和老師們提供硬件的訓練,可以邀請香港運動攀登總會,提供教練及安全訓練班。但在課程中必需加入如何利用歷奇和野外活動進行輔導工作,及有關活動安全的教育。其二是為擁有硬件的教練提供軟件的培訓,訓練課程內容應著重歷奇為本輔導的理念、歷奇為本輔導的輔導技巧、青少年心理發展、小組輔導技巧、如何設計歷奇為本輔導的課程、測試成效和檢討方法等。

歷奇為本輔導的發展有賴各熱心人士在不同層面上的參與和推動。筆者期望能夠有熱心人士成立一個組織,去統籌及協調歷奇為本輔導的工作,培訓歷奇為本輔導的工作員,提供專業工作指引、進行有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從而保障活動在推行時的安全和提高服務的質素。

舉辦全港或國際性的歷奇為本輔導研討會:期待著有朝一日,我們能夠舉辦香港歷奇為本輔導的交流會議、訓練班,並結合本港城市特質和中國民族特色,發展出本色化的歷奇為本輔導工作。

Back to: Report on the SPG Fun Day and BGM Clinical Tip front page